21世紀科技和工業高速發展,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,生態的失衡、氣候的變遷、能源的消耗等等都是威脅著人類可持續發展的一個現象。而木結構建筑的節能、環保、低碳等優勢在很大的方面能夠緩解這些問題現象,加上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,木結構建筑逐漸復興成為大家的重點關注的對象。 就房屋建造行業來說,現代建筑技術越來越成熟的同時也會破壞著生態環境,比如水土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利用、過度排放二氧化碳以及資源的耗費都很明顯。近年來我國積極推動的“綠色建筑指標”制度正是希望改善由于建筑設計及建造工程所帶來的環境問題,希望能夠從生態和環保的角度出發,降低建筑開發對環境造成的影響,提升人們的生活環境居住品質。 在一般的觀念中,木結構常被視為使用期限短,不耐用的材料,因此木結構建筑沒有被廣泛的普及。其實木結構建筑是我國最具成就的建筑形態,馳名中外,在我國大城市,現代木建筑相對稀少,常見的本土木結構建筑都屬于保留下來的舊建筑物,而木材用于建材多屬于裝修材料,且十分受歡迎,這意味著木材溫暖、親和與自然等特性仍然是人們的最愛。 木材可以固結大量的二氧化碳,在“綠色建筑”的推動下,木結構建筑逐漸獲得市場的青睞。在國外,木結構建筑十分受歡迎,很多人都愿意居住在木結構房屋里面,這其實是綠色主義的具體實踐。21世紀木結構建筑在逐步的復興,不是傳統情結,不是建筑美學,而是環保效益。近年來,政府如火如荼的推行“綠色建筑”的政策,為本土木結構建筑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。 (責任編輯:kevin) |